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育工作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篇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品德规范、综合素质、才艺表现等。是学生的素质的重要表现部分,同时这些也是对学生的个性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两个多月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都很有特色。例如:一个叫彭泽湘的男孩子,个子矮小、很顽皮、上课时喜欢捣乱。刚开始我对他很凶,也经常批评他。但几乎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在此同时我也和他对立了;不管我说什么他一直唱反调。我反思了一下,转而采用了表扬的方式。慢慢地我发现他比以前听话多了。而且成绩也进步了不少。结合他的例子,我也用在其他学生身上,我最终也体会到小学生也一样喜欢听表扬的话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必须以一颗宽容之心去爱护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忽略某些学生。
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及数学老师,对如何教数学我可以说我没有把握,但我会尽力从学生的情况和学生特点去上好每一堂课,如:乘法口诀表,我刚开始教时很吃力,发现自己一个人在讲课而学生在玩其他东西,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的课根本没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不感兴趣,于是我结合小学生好动、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把乘法口诀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特点。
同时关于班风、班级管理的调整,我也想出一些办法:
一、纪律问题: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必须加以条件束缚,如“周之星”。
二、学生的成绩方面,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既要具有文化知识,又要学会其他才艺,如“画画比赛”、“才艺表演”。
三、学生的行为规范,如 乱丢垃圾、乱涂乱画、不讲礼貌等,针对这些我们每个小组选出“监督长”,监督一个小组,小组之间相互比赛一周评一次。
总之,德育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德育工作的好坏也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篇2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位教育家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爱学生应当是班主任的天职。把爱心送给每一个学生,不光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身心健康。农村中学由于交通条件限制,绝大部分学生在校住宿,离开父母的呵护,来到学校独立生活,他们更需要班主任“妈妈”的关怀:走进教室,看看学生的一日三餐如何,能不能吃饱;晚休时查看一下宿舍情况,帮学生掖好被角;起床后,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整理内务;天冷了,叮嘱学生添加衣服;办公桌的抽屉里准备几盒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小事,却能使学生时时处处事事感受到班主任的暖暖爱意,这深深的情意化作无声的语言催人奋进。
爱学生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宽容、理解和信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呢。当学生犯错误时,劈头盖脸地大声斥责或施以暴力,无疑会激发起他的逆反心理;冷静面对,认真寻找原因和研究妥善处理方法,结果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前年我担任的是初一班主任,开学不久,就有学生举报班上的小霞偷同学的钱。偷钱!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学会偷,长大还了得!可是小霞不像是这样的孩子呀。经过调查确有此事,而且我还从同村的学生那里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小霞的妈妈得了重病,为了给妈妈治病,家里已是负债累累,她每个星期只有二十元的饭费,经常吃不饱。得知这些,我真是又怜又气。放学后趁办公室无人,我把小霞叫来,问她为什么拿同学的钱。她哭着说:“老师,我不是坏孩子,我经常吃不饱,实在没办法了才……老师,我再也不敢了!您千万别告诉我妈,她现在还在烟台住院呢。”听了这一番话,我心里酸酸的,可偷钱毕竟不是小事。我向她讲明了道理,晓以利害,答应她不告诉家长,她也承诺改掉恶习,努力学习。事后,我又帮助小霞申请了“特困生补助”和妇联的“爱心家庭送温暖”两项困难补助,她不用再为生计犯难了。经过我的多次劝导和耐心帮教,小霞的坏毛病渐渐改掉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成绩由原来的中下等进入了中等偏上的行列。在一次书信交流中,小霞这样写道:“……是老师的关爱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并找回了自信,我还要继续努力,一定要考上高中,不辜负老师对我的帮助。”
大爱无疆,大爱无痕。还有比爱更神奇的法宝吗?我要将爱心化作明灯,为学生照亮通向未来的道路。
二、严爱结合,耐心引导。
每个班都有这样几个学生:成绩低,自制能力差,经常违反班规校纪。面对他们,不仅老师头疼,家长更是无可奈何,近乎绝望。但是,如果我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的做法,就意味着对他们的纵容和放弃。结果导致这些学生越来越远,班级管理也将陷于泥潭。所以,对待这些后进生,更要严格管理。这里的“严”不是横眉冷对、拒之千里,而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严格要求。做好他们的工作,我认为要做到: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要做到这些,就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情感人,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并改正。
去年班里有个外来务工子女叫小斌,初一时经常违纪,吸烟、打仗、上网吧,是年级里出了名的“刺头”。家长经常被叫到学校,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初二分到我班后,我正寻思着该怎样教育他,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原来的计划。那天,我看见教室门前原来漏水的水龙头不知是谁修好了,学生说是小斌。好,机会来了!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在班里对他大加赞赏,同学们都笑了,小斌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接着我问小斌:“咱们班还没有安排门、窗、灯和饮水机的管理员呢,你来干好吗?”小斌先是愣了一下,看到我鼓励的目光,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这招还真灵,小斌的表现马上有了新的变化:不仅管理工作干的好,爱捣乱的坏习惯也有所收敛。我知道,要想使这个“顽固分子”一下子改好是不可能的,要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耐心。接下来,我又安排他和班里品学兼优的小文同桌,并且联合任课老师,为他制定 ……此处隐藏23981个字……>
丁有宽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其实在班工作中,只要把批评和处分建立在关心热爱学生的基础上,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与期望,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时,他们会更“倾心”于老师,更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可见育人中“爱”是如此地重要,经验告诉我们当面对有困难的学生时,这种现象更是明显。如我班曹梦梦同学,开学不久,就发现她在课堂上无心听讲,从不举手发言,像一只孤零零的小猫,而且几次单元检测的成绩都不理想。经调查了解,我知道其父母亲因为开汽车修理厂,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便把她寄养在奶奶家,可是她非常思念爸爸妈妈。弄清原因后,我经常主动接近她,嘘寒问暖,生活上加倍地关心爱护,自己掏钱给她买作业本纸笔等学习用品,中午吃饭时看见她忘记带餐具,便主动将餐具借给她,使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弥补了心灵上的缺失。经过一番努力,这位同学进步了,性格开朗了,课上发言大胆了,各方面不断提高,期末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三)耐心引导,增强信心
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缺乏信心,容易自暴自弃。教师若能给予耐心引导,从关爱与信任出发,对他们的微小进步都加以鼓励和肯定,就必然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我班的朱丙辰同学在外人看来天真可爱,非常讨人喜欢。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平时不但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玩东西,就连考试时也是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只答了几道口算题,丝毫不在乎成绩的高低。花在该生身上的时间、精力是其他学生的几十倍、几百倍。尽管如此我仍然不放弃对他的教育,利用各种方法、各种机会帮助他改掉缺点提高学习成绩。
1.当老师——有时我对他说:如果他能很快完成作业,就让他当小老师帮助某某同学,这个方法有时很有效。
2.打防疫针——估计他某节课的纪律可能不会太好,提前予以教育,并承诺如果表现良好就选他做当日的执勤生。
3.委以重任——筹备元旦联欢活动时,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节目在组长那里登记,再由组长汇总成表格。我发现朱丙辰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让他负责他所在小组的节目,同时我问他老师将这个任务交给你,期末复习即将到来,你该如何表现呢?他想了想大声在同学们面前表示:“上课时别人写题我也写题,认真听讲不玩东西,考试时把会做的都做了。”我又问同学们:既然朱丙辰向我们做了承诺,我们能否相信他并给他这次机会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有一个习惯,每当学生写作业时,我习惯在他们中间巡视,每当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就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长此以往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虽然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另外,在平时与学生交谈时坚持使用礼貌用语,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我体验到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大的幸福!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篇14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指南》中指出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因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深入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积极引导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德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如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少年”的评比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录片,还有关于国防、自然、科技题材的优秀影像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以及国防教育和环境教育。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你值得期待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