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时间:2024-07-15 23:39:3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四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1

教学前的思考:

一、一则Flash动画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哦!不对,是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教师播放这则故事为学生提供“猜想”素材。“猜想、验证”不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由此我联想到“性质”的学习过程是否也可以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主动生成。

二、学生动手操作,用事实说明,作好新知铺垫:在揭题前,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折纸、涂色,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为“验证”“性质”作好铺垫。

三、得出结论后,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揭示“性质”后,教师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验证“猜想”到底哪个和尚吃的多,从形式上看矮和尚吃的多,但比较的事实说明吃的一样多。教师再一次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设计:

一 故事提供“猜想”素材:Flash动画故事引入.(教师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同学们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教师出示Flash动画故事,学生欣赏。同时教师提出欣赏要求,)

师:(欣赏后)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生1:胖和尚吃的多。

生2:矮和尚吃的多。

……

师:到底谁回答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答案.(通过欣赏为学生提供素材,设悬念,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二 用事实“验证”,完整性质。

1.实际操作列等式证实分数大小相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合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三个分数相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

2.观察课件证实分数大小相等。

师:(出示课件)老师有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黄色部分呢?

师: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长度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三个分数间用“=”连接。)

3.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

师: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的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第一个等式中的三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变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师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第一个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师指名口述)

生1: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生2进行了补充)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

(学生掌声起,激情高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师:(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仔细观察第二个等式,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保证了分数大小不变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小组讨论后,同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除以”三个字。)

4、完整分数基本性质: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填空:

(教师请一位会操作鼠标的同学在课件中填空)

师:第3题( )里可以填多少个数?第4题呢?

生:可以填无数个。

师:( )里填任何数都行吗?哪个数不行?(学生交流后老师指名回答)

生:不能填零。

师:为什么不能填零?

生: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师:所以我们总结的这条规律必须加上一个条件“零除外”

(教师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师:这个变化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名照课件主读出性质)

三 深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1.学生自学,深入理解性质。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8页,自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归问: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哪几个词比较重要?为什么“都”和“相同”很重要?为什么“分数大小不变”也很重要?为什么“零除外”也很重要?

生:因为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化。(同学评价)

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1。(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评价)

3.找出与

相等的分数:

(教师出示课件,请一位同学在课件中连线,教师进行评价)

4.请同学们自学并完成例2、(教师巡视,个别进行辅导)

……

四 照应Flash动画故事,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自制的三个同样大小的圆饼

师:现在谁知道三个和尚,谁吃的多呢?(学生争先恐后的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三个和沿吃的一样多。

师:同学们以后思考问题一定要多动脑筋,了解实质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我们不能从形式上看着事物去做出判断。

……

五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课题)

……此处隐藏1425个字……自己的发现,想想看,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该怎样变化就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了呢?

师:为什么要0除外?

师: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看,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生: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大小不变。

我们一齐读一遍。

师:这个分数的基本性质跟咱们以前学的什么知识有点相似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还记得吗?

同学们想想看,这两个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在除法当中有商不变的性质,那在分数中也有它的基本性质。

师:好,那现在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又说了哪些话呢?

师:2/6到3/9分子分母怎样变化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了1.5,呢也就是说这里相同的数不仅可以指整数,还可以指小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记忆

好,那下面咱们就用今天学的知识来做几道题,好不好?

1、把书翻到61页,练一练第一题,请你涂一涂填一填。我看谁的动作最快。

集体交流。

2、下面我们来填空补缺想理由。(出示练一练第二题)

他们这样填是根据什么?

3、出示练习十一第二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运用知识

练习十一第三题

(五)课堂,认识自己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一面为白色,另一面分别给

学具:每位同学准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投影片)

根据 120÷30=4,不用计算直接说出结果:

(120×3)÷(30×3)=( );(120÷10)÷(30÷10)=( )。

2.说一说依据什么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得出商的?

3.说出商不变的性质。

教师: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又有关系,分数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分数基本性质。

(1)教师取出一张长方形白纸,说明这为单位“1”,再取出同样的两张白纸,重叠放在一起请学生观察,问:三张纸重叠后完全重合,说明什么?(三个单位“ 1”同样大)教师把三张纸分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三张长方形纸,并比一比是不是同样大。

教师:请分别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6份(折出来),并分别给其中的1份,2份和3份涂上颜色或画上阴影。然后把涂了颜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口答后,老师把黑板上的纸片翻面,露出涂了色的一面,板书:

教师:请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你根据什么说这三个分数相等?

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等号连结上面三个分数。

(2)教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在保持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分母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请同学观察,思考和讨论。投影出思考题:

如何?

结果如何?

变,那么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乘以5,乘以6呢?规律是什么?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留出“或者除以”的空位。)

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试说一说这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学生口答后老师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板书补出“除以”。

教师:想一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不行。)

(3)请根据上面的研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口述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教师: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出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请学生打开书读两遍。

教师:想一想,如何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用学生自己的例题说明后,用投影片再说明:

口答填空:(投影片)

2.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

分子应怎样变化?谁随着谁变?

化?谁随着谁变?

教师:上面两个分数的变化依据是什么?

(2)口答练习:(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教师: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投影片)

2.在括号里填上“=”或“≠”。(投影)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分数基本性质。

2.把分数化成大小相同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的方法。

3.作业:课本108页练习二十三,1,2,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分数基本性质是在分数大小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变化”作为主线,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使学生在变化中找出规律、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安排例2,是让学生运用规律使分数产生变化。这样,从两方面方面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基本性质后,安排他们举例讨论,以沟通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融为一体。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学生活动为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三层,通过学生活动,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到分子、分母不相同的分数有可能相等;研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概括分数基本性质,并用商不变性质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应用分数基本性质,使分数按要求进行变化。分两层,根据分母需要,确定分子、分母需要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根据分子需要,确定分子、分母需要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