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5 23:46:14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语交际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

首先在此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感谢我的师傅方晓敏副校长对我的指导,我想仅仅是上课这个过程本身就足以让我收益良多。

《有趣的游戏》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文。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我在口语交际课上的教学目标是──引导观察游戏的过程,情境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自己做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正如大家看到的,在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并不断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指导、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乐于表达,感受到与人交际、学习语文的快乐。在此,我重点谈自己运用情趣策略进行教学的反思──首先,我认为口语交际课一定要重视创设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并且让学生沉浸其中。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其一,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游戏情境,之后进行句式的训练;其二,把孩子们领入活生生的游戏情境,并以此为交际话题组织孩子们交流观后感(事实证明这非常符合学生的交际实际,他们热情高涨地表达出了许多个性化的见解,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其三,最后放手让孩子们尽情地游戏,同时引导孩子向自己的同伴礼貌地寻问乃至请教,构成讨论式的交流情境。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孩子是有所展现的,但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还可以营造更多的空间给孩子们对话、交流。

其次,我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学习的个体,就是来锻炼能力,提高素养的(如句式训练的部分,孩子们就是在学习说完整话。);其次,是作为表达观点的人,就是要清晰地、有礼貌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如说出游戏中你觉得有趣的地方,评价其他同学的发言等等),再次,是作为听众,也就是如何听懂别人的话,从他人的表述中有所启发,最终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如在最后根据别人的提问进行回答)。

总之,我将带着今天的收获继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路上不倦探求,正如屈原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2

课堂教学应该以情景教学活动为主,让情景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 低年级的口语教学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就要让口语教学走入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分的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以促进口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口语教学要有别于语文的其他教学,如:有别写话的教学。我们的老师常常把口语教学与写话教学混为一谈。因而常常拔高了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感到茫然难以接受。低年级口语交际只要让学生做到"学-讲-听-看-简要讲述-交谈-发表意见"就行了,并不要求写。因此老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

要把握好尺度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目标不可过于整齐划一。

目标过于整齐划一会忽视了学生的口语发展的差异。由于学前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发展不平衡。如:有的学生喜欢讲述具有生动、有趣的图画,而且说得生动有条理。有的同样的画面,学生原意寻找与众不同的讲述方式来讲。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讲述,几句或几个故事。有的学生则几句都说不清。因此,我们不能过于同一的要求学生达到一样的目标。

二、口语教学应让全体的师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要让口语教学得到提高的途径是实践。老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空间,提供自主的实践空间,交际情景空间。老师帮助学生在这空间中自由的发挥。老师可帮助学生创设话题。这话题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同时做到有话可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不被压制--即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开放式的,适应全体学生的实际要求。如:我们可以请学生讲一讲图画画面,学生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必限制于什么比较抽象的"景物…"

三、口语教学要以学为主,注重基础,强调发展。

我们老师在指导口语交际过程中应大力鼓励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开放。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涉及了全面观察,完整表达,还有观察有序和表达详细,观察仔细。如果我们老师预先制定单一的目标要求来要求学生,会压制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力。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正常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表达开放外,老师自己本身也要开放。让学生自己互相听一听,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这样在互相评价的过程这互相学习,接受丰富的信息,充分发展创造了语言规律。促进了口语教学的进程。

四、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多项交流和倾听习惯是很重要的。

多项交流形式和倾听习惯是口语教学的关键。以上那个开放,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到"学生讲-老师评"的单项联系的形式。一人讲-大家听-大家听-大家评。一人、大家都有收获。从而实现口语交际与传统的说话教学的转变。由于信息来源的丰富信息量的增多。倾听、互动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老师在组织口语交际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3

口语交际。辩论教学反思,在教学的时候,教学思路就是想充分调动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乐于动口,并且在相互交流中,以达到训练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于是,可以布置学生课后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分担一个话题。小组内,两小组长分配任务,成员听其安排,下节课进行辩论。

教师可以专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来表演。学生的积极性,真的很高。但是同学们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还有说的时候也是断断续续的,辩手们不能够很好地针对对方的回答而展开辩驳,找不到正确的要害,抓住进行反驳。但在说的过程中,也有表现得好的,这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亮点之处,他们在辩论时,如果感受到同学们的那种精彩,最后可以选择一些论题,让学生准备,也充分地表演!,学生积极性会非常高,会给教师带来惊喜。所以,口语交际确实应该好好地来上,这样对孩子的口语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慢慢地提高。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无纸化的过程,因而,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显得格外重要。教育专家提倡口语交际课堂上采用多元性评价。评价视点既有听说还有交往,既要关注语言因素也要关注非语言因素。在语言因素方面,不仅要继承听话说话课的一贯做法,借助评价激活学生语言储备,规范口头用语,还要借助评价,培养学生语言的应变性和得体性。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 ……此处隐藏7633个字……写的综合训练。这节课围绕口语交际课的特点注重双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与人交际中自然就培养起来了。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能在口语交际课的训练中发挥最大的综合效应。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我喜爱的动物》是一篇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表达出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让同学们对动物更加熟悉,能够准确抓住动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这个单元的开始,便安排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上课铃一响,我便和同学们从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老舍先生的《猫》聊起,让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对动物浓浓的爱意,从而唤起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组可爱的动物图片,唤起了他们对动物清晰的记忆,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我分别从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本领等方面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一、猜一猜,说外形

“小货郎,不挑担,背身刺,满地窜”。学生很快猜到这是刺猬,“真厉害,告诉我你是怎样猜出它是刺猬的?”学生说是从它的外形特点——“背身刺”猜出来的。

大屏幕显示一只小白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把它的外形描述出来,然后由学生评价、补充,老师相机指导学生有序地对动物的外形进行介绍。

“下面我们来做个猜动物的游戏,一位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其余的同学来猜是什么动物,看谁描述得最逼真,谁又猜得最准?”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而猜的同学也听得特别认真,都希望自己能又快又准地猜出是哪一种动物。

这一教学环节的创设,不仅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访一访,说习性

同学们喜欢的动物各不相同,为了让大家能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的生活习性说出来,又能了解更多其它动物的生活习性,因此,设计了学生自由采访的活动,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在学生采访之前,老师先采访作示范,教给学生与人交谈时应注意的礼仪。

学生自由采访的场面甚是热闹。被采访者把自己喜爱的动物有趣的生活习性绘声绘色描述给对方听,而采访者脸上始终洋溢着收获的喜悦,采访后汇报时大家侃侃而谈,由此看出,同学们的采访活动很成功。让同学们自由采访,为学生提出了交际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展示自己。

三、夸一夸,说本领

动物们不仅漂亮的外形惹人喜爱,有趣的生活习性吸引人,它们还有着超人的本领呢。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同学们夸奖动物本领这一环节。

“我认为狗的本领最大,它们能分清好人、坏人、帮助主人看家,是主人忠实的保安”。

“我认为猫的本领最大,它走路没有一点响声,即使在漆黑的夜晚,老鼠也逃不过猫锐利的眼睛,看见老鼠,它先是一动不动,屏息凝视,然后猛扑上去,把老鼠抓个正着,它是主人尽职的仓库管理员”。

……

这好像是一场颁奖典礼,又好像是一场辩论赛,同学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四、配音

大屏幕播放一只漂亮的小白狗嬉戏,啃骨头,睡觉时的短片,一组组有趣的镜头,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他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给小狗配音,从它的外形、习性、本领等方面加以描述,学生的表达欲望再次被激起。

同学们不仅观察的很仔细,他们的想像力也挺丰富的,给画面配音比单纯的通过回忆进行口头描述要有趣得多。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地把前面的三块合为一个整体,使这节课变得完整。

整节课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一个个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想说,有话可说,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老师适时、恰当地加以引导,教给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技巧和礼仪,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细细品味这节课,却也有一些遗憾。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例如:在引导学生说外形时,大屏幕显示的小白兔看不到尾巴,所以学生说不完整,或只能凭记忆或想像来描述,如果既要看清楚兔子的三瓣嘴,又能看到它的短尾巴,此处让同学们观察实物就最好了。

(二)教师的评价语言欠丰富。因为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整节课都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进行,学生发言后,老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或肯定、或鼓励、或启迪,课堂上,老师也曾多次进行了有效评价。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狗!”“你的想像力可真丰富!”……但纵观整个教学活动,有时老师也未能恰当评价,如果教师的评价更机智,语言更丰富一些,那么会使课堂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15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在生命化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呢?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刚开始接触口语交际时,认为就是口语交际,在多次教学后才发现,并不是单纯的口语交际,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一、丰富知识,激发情感体验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思维,可以使交际内容更为丰富。例如:在教学《学会安慰》一课时,出示:陈晓敏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小敏心里很不舒服,经常暗自伤心落泪,此时,你应怎样去安慰她呢?

孩子们肯定会说,小敏,别难过了,你妈妈很快就会好的……但什么样的话语才能打动小敏呢?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安慰别人,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别人出谋划策,语言真心实意,要委婉动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二、双向互动交流

口语交际时听与说双方互动的活动。在口语交而这项技巧和任何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在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首先,在课前的“拷贝不走样”的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仔细倾听,把话听清楚。”而后,在交流课余生活的环节中,当有学生上台介绍展示自己最喜爱的课余活动时,我都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若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想进一步了解的,听完后可以提问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只有仔细听别人的话,才能去从容应对,这样交际才能成功。

三、采取多种活动形式

口语交际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为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口语交际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